台积电3nm产能利用率已达100%,2nm量产后也将很快满产
根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 的报导,近年来,受惠于人工智能(AI)芯片需求的强劲成长,台积电正积极提升其先进制程的生产比例。尤其是当前已经进入量产的3nm制程,以及即将要进入量产的2nm制程技术,更是观察其半导体市场健康状态的重点。
根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 的报导,近年来,受惠于人工智能(AI)芯片需求的强劲成长,台积电正积极提升其先进制程的生产比例。尤其是当前已经进入量产的3nm制程,以及即将要进入量产的2nm制程技术,更是观察其半导体市场健康状态的重点。
5月27日下午,一加新机一加Ace 5至尊版就将正式发布,新机此前已经经过了多次预热,相关参数已经公布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只有最后的价格还保留了悬念。昨日,you数码博主放出了国内手机周销排行榜,也让人们知道了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的最新销量排名。
从市场表现看,美股半导体龙头企业呈现“高盈利、低估值”的特征。以英伟达为例,其2024年预计息税前利润达800亿美元,是中芯国际的1000倍以上,但市盈率仅50倍左右,而中芯国际的市盈率高达100倍以上。台积电的净利润是中芯国际的100倍,市值仅为后者的17倍
据知名科技媒体Digitimes援引产业链消息人士报道,谷歌即将发布的Tensor G5芯片将由台积电代工生产,而非此前一贯选择的三星。这一消息进一步印证了2024年流传的相关传言,也预示着谷歌自研芯片策略将迎来重大转变。
26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根据中日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现在旅居日本的大熊猫“良浜”及其三只幼崽将于今年6月启程返回。
家人们!今天,我冒着视频下架的风险也要说——美国正在准备和中国开战!这不是瞎猜,五大铁证甩脸上!尤其是最后一条,绝对颠覆认知!先点赞收藏,随时可能消失!
自2017年美国不再局限于小打小闹找各种啼笑皆非的理由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封锁,展开全面贸易战以来,中美贸易战已经打了八年。国人对美国的各种荒诞行径和制裁封锁已经处变不惊甚至不以为然了。
2026年苹果iPhone 18可能采用的A20芯片将开始导入WMCM封装技术,台积电将在嘉义AP7厂设立专属产线,所有设备几乎都会重新采购。(Digitimes)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旗下低轨卫星厂商Space X押宝面板级封装(FOPLP),要求相关协力厂扩大建置FOPLP产线,以因应其低轨卫星高度整合晶片后续量产需求。据悉,该公司已与群创签下NRE(委托设计合约),群创有望夺下电源管理晶片大单,并
在美国对华AI芯片禁令升级后,英伟达正加速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特供版芯片,售价仅6500-8000美元,比被禁的H20便宜30%以上。然而,这款芯片的性能却大打折扣:放弃先进的HBM高带宽内存,改用传统GDDR7;不采用台积电CoWoS封装技术,算
长期以来,高通、联发科牢牢掌控着主流手机芯片的“话筒”,设计、定价、出货节奏全在他们手里。小米这次把自研芯片团队叫做“玄戒”,直指“玄而又玄、戒而不戒”的绝对控制——只要连 3nm 这样最尖端的工艺都能玩转,就能在性能和能耗上分分钟给别人下“通告”。
常听到有人说,中国人应该支持国货。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什么是国货?苹果手机中的大部分,也是在中国生产的,但苹果手机能算国货吗?当然不算。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但苹果手机的售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中国境内的企业获得。一个产品算国货,至少这个产品的售价中,中国
这款芯片的诞生,不仅让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3nm芯片设计能力的国家,更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芯”未来的深度讨论:当设计端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为何制造端仍卡在14nm?
美国特朗普政府今年针对英伟达(NVIDIA)的高端芯片H20设下禁令不得销往中国,创办人黄仁勋日前表明这项政策错误,不仅激励中方自主发展,也让英伟达痛失中国市场500亿美元商机。 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将为中国设计一款新的AI芯片,不会用到台积电先进
5月中旬,一加联合联发科打造的天玑9400e电竞芯亮相,并由一加Ace5竞速版全球首发,其游戏性能号称“降维碾压2500元以内所有产品”!
这段静默期里,小米主动按下了多项新业务宣传的暂停键。原定于4月初举行的“玄戒芯片技术沟通会”被临时取消——这场本将提前向业界展示自研芯片技术突破的重要活动,最终未能如期举行。
常听到有人说,中国人应该支持国货。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什么是国货?苹果手机中的大部分,也是在中国生产的,但苹果手机能算国货吗?当然不算。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但苹果手机的售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中国境内的企业获得。一个产品算国货,至少这个产品的售价中,中国
如今,台积电和华为都做成了行业第一。后来华为又成为台积电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可以说这两家企业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多个尖端科技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一些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正面临国际竞争和技术封锁的挑战。以下是目前中国仍需追赶的核心领域及具体技术瓶颈:
最逗的是那些唱衰的“键盘工程师”,张嘴就是“小米哪来的技术积累”。结果人家直接晒出十年造芯史——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开始,小米在芯片领域砸钱砸人整整十年。这次虽然找的是台积电代工,但设计全是自己干的。现在造芯片早不是从沙子开始炼丹了,ARM架构直接拿过来改